在國父紀念館附近,華視的後方,開了一間全新的漢堡店,老闆是加拿大的留學生,在加拿大留學念書,想把從小在加拿大吃的 Smash Burger 帶來台灣。
吃過這麼多次漢堡,覺得美式漢堡大概可以分成兩種,一種是強調肉排厚實多汁的,另一種則是強調肉排外表焦香的。
壓扁的肉排,雖然店名叫做 Comfort(舒服)。但壓扁式漢堡的口味比較重,而「舒服」這個詞感覺有點相反。
《comfort burger》在國父紀念館捷運站旁,出站只要五分鐘就能到達,算是台北少有,以壓扁式漢堡為主打特色的漢堡店。
製作壓扁漢堡的過程中,需要用鍋鏟不斷壓制漢堡肉排,因此整間店裡都飄散著濃郁的煎肉排香味。
剛開幕不久,就受到各種新聞媒體的報導,因為離華視非常近,所以很多藝人、演員也都會來這間漢堡店聚餐聊天。
店內不只是賣漢堡,還有搭配許多的配餐,像是薯條、雞塊、雞米花,還有人氣很高的草莓奶昔。
店內的廚房是開放式的,所以如果你坐在吧台,就可以直接看到廚師在製作漢堡的過程。看著自己的漢堡從食材到成品,增添了許多用餐的樂趣。
壓扁式漢堡,是指將漢堡肉在高溫鐵板上用鐵鏟進行壓扁,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漢堡排快速受熱,而且表面焦脆,能產生梅納反應,讓外皮脆,而肉的中心則保持多汁。
壓扁式漢堡的做法,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國 1920 年代,由知名的連鎖快餐店 White Castle 所開創,外表又香又脆,成為了美國早期漢堡的流行做法。
《comfort burger》的餐點非常簡單,只有漢堡、炸物、配餐、奶昔和飲料。
點餐要到櫃檯排隊,直接用口頭和店員點餐。
店內左邊是製作漢堡和炸物的地方,店內後方廚房則負責製作奶昔。
可樂50元
薑汁汽水 90 元
薑汁的味道非常淡,喝起來就像一般的汽水,特別花 90 元來喝這個,不太推薦,感覺沒什麼特別的。
店家很貼心,提供衛生紙和濕紙巾,因為漢堡排在吃的時候會流出非常多的肉汁。吃的時候要小心,避免滿手都是油。
這裡的漢堡一顆是 230 元起跳,以 CP 值來說不算高,個人是覺得偏貴。或許是《comfort burger》的地點在東區精華地段,店租比較高。
SMASHBRO 230元
招牌的壓扁式漢堡,使用特製的鍋鏟對漢堡肉進行碾壓,讓漢堡肉的邊緣帶有焦脆的口感。
脆脆薯條
薯條一份價格是 110 元,我覺得價格有點偏高。薯條外皮金黃酥脆,可見油非常乾淨。薯條的馬鈴薯也很扎實,和漢堡一樣都是酥脆的感覺。
炸魚漢堡
他的炸魚漢堡吃起來非常棒,裡面加了滿滿的美乃滋醬,生菜的比例也很多。炸魚的魚肉非常軟嫩,整體搭配起來吃起來很好,無油膩感,吃起來非常舒服。
只不過他的魚排份量非常小,剛開始吃的時候,我還沒有吃到魚排,還在想他的魚排在哪裡。
BARBIE
和招牌的漢堡不一樣的地方是,這個漢堡裡面沒有生菜,沒有酸黃瓜,只有炒焦的洋蔥。如果不喜歡吃生菜,就可以點這一個。漢堡肉排壓得非常扁,但我個人覺得扁得太過頭了,所以肉排變得薄薄一層。
這顆漢堡的份量算是中上,一個人吃完會有八分飽以上,漢堡的麵包煎得非常酥脆,裡面的生菜份量也給得很多。
由於漢堡排壓得太扁,所以吃起來會覺得漢堡肉沒有什麼汁,非常乾,而且焦味也比較重。個人沒有很喜歡,喜歡吃焦味重的人或許會覺得這個漢堡吃起來非常香。
漢堡肉排是我吃過的壓得最扁的肉排,甚至比麵包的面積還要大,裡面加了起司、番茄醬和酸黃瓜,調味上吃起來很像麥當勞的大麥克,但比大麥克吃起來香。
雞米花
雞米花外皮炸得非常酥脆,裡面的肉質非常軟嫩,相比於薯條和雞塊,我覺得雞米花是最好吃的,只不過價格非常貴,這樣一小份就要 135 元。
黃金雞塊
會叫做黃金雞塊,是因為雞塊的外皮炸得金黃酥脆,裡面的雞肉吃起來口感非常棒,完全不像冷凍的雞塊,這一份雞塊有6個,價格是 95 元,也是有點偏貴。
黃金雞塊搭配特製的蜂蜜芥末醬,吃起來味道非常棒,蜂蜜芥末醬的味道和麥當勞的蜂蜜芥末醬有點像,味道偏甜,芥末的味道比較淡。
我們四個人的平均每個人花了 300 多塊,相比於其他漢堡店,《comfort burger》的價格有一點偏貴。但貴的部分主要不是漢堡,而是他的配餐,例如雞米花,小小一份就要 135 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