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一處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老店,據說是民國38年,國民政府遷台帶來了許多北方的麵點師傅。這些師傅在台北開的店,在2019年還榮獲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薦。
在民國74年的時候,都一處搬到了仁愛路的位置,剛好在台北市議會旁邊,因此是很多政商名流聚餐宴客的老店。而內湖店則是幾年前才開的新店,開在內湖科學園區裡面。
內湖店晚上來吃,因為科學園區的上班族都下班了,這一區人都很少,所以晚上來是不需要排隊的。旁邊也有一個停車場,走路1分鐘就到了,因此停車非常方便。
店內空間非常寬敞,座位還蠻多的,裝潢也非常漂亮。
店內每張桌子面積都非常大,原因是如果有點酸菜白肉鍋,就需要非常大的空間。我們四個人坐在這一桌上,非常舒服。
桌面非常乾淨,桌椅和餐具也都非常新。畢竟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是幾年前才開的新店,所以給人的感覺不是老店,反而是高級的飯店。
雖然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用餐環境裝潢得很好,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圓桌很多,因此客人在用餐時講話聲音很大,整間店裡面非常吵,吵到耳朵都快聾了。應該要把大桌的客人隔離在包廂中,才能避免這個問題。只要有一桌客人很吵,整個空間就會吵到讓你受不了。
店內招牌的松子燻雞
招牌的醬肉燒餅
當你一進店裡之後,店員會問你需不需要小菜,我們這次則沒有點小菜。
今天天氣比較冷,所以我們就點了招牌的酸菜白肉鍋。這是一份份量很多的大菜,如果你來這裡只是想吃炒菜的話,就建議不用點這道酸菜白肉鍋。
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酸菜白肉鍋味道比較酸,我們吃過許多間的酸菜白肉鍋,這間應該是裡面最酸的,所以口味偏重喜歡酸味的人會特別愛。
金針菇和冬粉,這是之後要加在酸菜白肉鍋裡面去煮的。
茼蒿菜
這是酸菜白肉鍋給的配料。
店員過來服務,幫你加入豬肉片加下去煮。
店家提供的芝麻醬,用來沾酸菜白肉鍋裡面的火鍋料,芝麻醬上面還加了洋蔥碎塊。
炸丸子
炸丸子你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丟到酸菜白肉鍋裡面去煮。它的炸丸子非常好吃,口感非常軟嫩,外皮有炸過,所以有一點酥脆的感覺。
炸丸子不愧是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招牌菜,確實非常好吃。沾上特製的芝麻洋蔥醬,味道超級棒。如果你想要吃比較脆的口感,那炸丸子就可以直接生吃,不需要丟到火鍋裡去煮。
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酸菜白肉鍋的湯頭非常棒,和《圍爐》的酸菜白肉鍋比起來,我反而覺得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酸菜白肉鍋更好吃。
因為我們點了不少熱炒類的菜,所以就加點了幾碗白飯。
蔥爆牛肉
除了酸菜白肉鍋之外,熱炒類的菜也是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招牌。因為很多人來這裡是來聊天、喝酒聚餐的,所以在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吃飯,雖然環境裝潢很好,但其實非常吵,吵到有點受不了。
蔥爆牛肉的肉質吃起來還算軟嫩,不會特別硬;只是個人覺得味道不太夠,口味有一點淡。
蔥爆牛肉的肉質吃起來還算軟嫩,不會特別硬。只是個人覺得味道不太夠口味,有一點淡。
糖醋里肌
糖醋里肌的外皮炸得非常酥脆,糖醋醬也下得非常多。這道菜是所有菜裡面我認為最好吃的。
糖醋醬的味道非常足,酸味也很重,醋加的非常多。裡面的肌肉質地也非常軟嫩。如果有來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,強烈推薦點這道菜。
辣子雞丁
通常辣子雞丁的雞丁用的都是雞胸肉,所以在點的時候,我們還會擔心肉質吃起來是否非常硬、非常老,但這道菜完全不會。
辣子雞丁的雞肉料理得非常好。雞胸肉吃起來非常軟嫩,而且辣子雞丁的醬也下得非常多,所以吃起來口味非常重,而且很辣。不怕辣的人非常推薦點這一道。
醬肉燒餅
醬肉燒餅是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招牌燒餅,數量你可以自己決定要點幾個,並不需要每個人都點一個。原因是因為它的燒餅份量非常多,燒餅非常厚,整個餅吃完會非常飽。
燒餅上面灑了非常多的芝麻,吃起來芝麻味很重。不過我個人覺得燒餅的餅皮太厚了,所以吃起來有一點乾。還好我們點了酸菜白肉鍋,這樣有湯可以搭配。
醬肉
肉質非常軟嫩,原本以為這肉片切得這麼厚,應該吃起來會很硬,但並不會,肉質很軟,還蠻令我驚訝的。確實很好吃,不愧是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的招牌菜,來這裡非常推薦這一道。
醬肉加在燒餅中一起吃,味道非常棒。因為燒餅非常厚,所以整個咬下去吃起來有點硬,考驗門牙的咬合力。
《都一處 內湖店》在地圖上的評分沒有特別高,個人吃完後也有相同的感覺。這裡的東西是不難吃,但因為價格非常高,我們平均每個人都吃到快1000塊,但食物並沒有達到 1000 塊的水準,而且用餐環境很吵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