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間阿堂鍋貼水餃是當地的排隊名店,位於天母新光三越的巷子中,距離大葉高島屋和天母棒球場都非常近。來這裡吃一定要開車,因為這裡附近沒有捷運,如果搭公車也非常麻煩。
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生意超級好,我們來的時間已經快要下午2點了,但沒想到還是需要排隊。
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,業時間從早上11點半到下午2點半,晚餐時間則是4點到8點。不管是任何時間來《阿堂鍋貼水餃》,永遠都在排隊。只要是這種現包的鍋貼、水餃店,不管開在哪裡,生意都非常好。
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水餃和鍋貼通通都是現包現煮、現包現煎。一進到店裡,就看到五、六個阿姨手腳超快,瘋狂地包著水餃和鍋貼。
許多人吃水餃吃完後,胃都會一直隔氣,那都是因為水餃是冷凍的不夠新鮮,而這種現包的水餃,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。
店內的空間不大,走進店裡會覺得空氣不好,感覺非常悶熱。如果是中午用餐時間,店內全滿的狀態會讓人覺得坐起來非常擁擠。
《阿堂鍋貼水餃》只要沒有排隊的時候,由於餐點非常簡單,而且上菜非常迅速,可以快速進來吃就走。我覺得正是這樣的便利性,讓《阿堂鍋貼水餃》深受在地人的喜愛。
要等待店員叫號才能入座。入座後要自己領取菜單,菜單旁邊是醬料區,提供醬油、黑醋、白醋和辣椒。
店內的座位空間比較小,但因為餐點非常簡單,只有鍋貼和水餃,所以這樣的桌面也夠放了。
餐點的品項不多,主要就這幾樣:鍋貼、水餃、湯類,還有飲料。
菜單上如果有點飲料,要自己到冰箱領取。
韭黃鍋貼
鍋貼的外皮煎得金黃酥脆,一上桌就聞到很香的味道。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鍋貼點餐是不限制數量的,愛點幾個就點幾個。
與其說是鍋貼,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鍋貼形狀比較偏向餃子,和一般長型的鍋貼不太一樣。通常來說,這種形狀的鍋貼吃起來餅皮會比較硬。
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鍋貼雖然是現包的,但是餅皮不是現桿的。如果餅皮不是現桿的,那通常餅皮的口感就會比較硬。
吃了一口後,發現確實是這樣。第一口吃下去,你可能會覺得很脆;可是當鍋貼吃到第四顆、第五顆的時候,隨著鍋貼也變冷了,你就會開始覺得咬得非常辛苦,因此吃幾顆後就吃不下去了。
韭黃水餃
水餃是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另一個招牌,《阿堂鍋貼水餃》的水餃一顆是7.5元。
在《阿堂鍋貼水餃》點水餃比較可惜,水餃有三種口味:韭黃水餃、高麗菜水餃和綠韭菜水餃。我們原本每一種口味的水餃都想嘗試,但因為有限制,每種口味一定要點10顆。
由於水餃是現包的,所以裡面的餡料吃起來還蠻新鮮的,但是因為每顆是7.5元,以這樣的大小還有裡面的餡料包得非常鬆,也不紮實,個人是覺得CP值有點低
玉米濃湯
玉米濃湯個人覺得還不錯,喝起來非常舒服。裡面的料非常多,可以吃到滿滿的玉米,還有蛋花。配著鍋貼和水餃吃,非常下飯。
玉米濃湯的濃度調得剛剛好,不會特別濃,所以喝起來非常順口。蛋花的比例還蠻高的,幾乎每一口都可以吃得到蛋花。
酸辣湯
酸辣湯喝起來,完全不會酸也不會辣,所以要自己加入一些黑醋來調味。
酸辣湯喝起來感受最多的就是,胡椒味非常重,因為店家加了很多胡椒,但我們期望的酸辣湯不是這樣的味道,所以沒有很喜歡這碗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