欣葉小聚 美麗華店- 本店連續6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欣葉小聚再開分店,主打創意台菜料理 ( 劍南路站美食 )

店家名稱: 欣葉小聚 美麗華店
欣葉小聚 美麗華店 (附菜單) (訂位連結) 地址: 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20號5樓 營業: 11:00–15:00,17:00–21:00 (週一~週日) (請見商家地圖資訊) 電話: 02 8502 5358 價位: NT$ 700~900 元 交通: 捷運 劍南路站 ( 300公尺、步行 4分鐘 )、開車可停 美麗華百樂園地下停車場 官網: https://www.shinyeh.com.tw/content/zh/brand/Store.aspx?BrandId=3&Id=49
以前位在美麗華五樓這個位置的 唐點小聚,現在改成了 欣葉小聚,兩者其實都是欣葉集團下的餐廳。
欣葉小聚是欣葉集團在 2013 年推出的創新品牌,想要跳脫傳統台菜,給人嶄新的印象,專攻年輕世代和小型聚餐市場。有別於欣葉本館走正統台菜宴席路線,欣葉小聚更強調輕鬆、時尚、創意,把台菜的經典元素保留下來,但在調味和呈現上做了很多改良。
《欣葉小聚》其實非常有實力,南港店 2013 年成立至今才 11 年,已經連續 6 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在台菜界算是竄升很快的新星。
美麗華店裝潢走簡約現代風,大量使用淺灰色調和木質家具,營造出輕鬆新穎的氛圍,和南港店不同的地方是,這裡完全沒有包廂。但也不用擔心人多的時候環境會吵雜,因為座位的間距隔得非常遠,而且店內挑高也高,用餐環境算非常舒適。
餐點的選擇非常多,都是以單點為主,包含開胃小聚、水裡小聚、路上小聚、蔬活小聚、呷寶小聚、甜蜜小聚。
他們的「三杯Q彈豬腳」、「青龍皮皮挫」、「蛋煎干貝絲瓜」等創意台菜,都是被米其林評審所點評的招牌菜。
店內的座位幾乎都是圓桌,所以不論是三人還是四人,都會安排坐在圓桌的座位。好處是用餐時會感覺桌面非常的寬敞。
油淋土雞腿
這一道菜就是蔥油雞,加上土雞腿,由於土雞腿比較大隻,所以整份肉量很多。
蔥花的調味剛剛好,不會過鹹,吃起來口感清爽,也不會油膩,土雞腿的肉會比一般的肉雞更有嚼勁,所以口感會偏硬一點。
欣葉私房滷肉
滷肉是欣葉品牌的招牌,很多老客人來這裡都會點這道菜,滷肉燉煮得非常入味,瘦肉的部分燉到完全鬆開。
肥肉吃起來很光滑,入口即化,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,整體的調味都非常好,但吃到後面,還是會覺得瘦肉口感偏硬,所以剩下了好幾塊肉沒吃完。
扁魚燴白菜
包心白菜加入香菇、肉絲、扁魚酥、蛋鬆等配料,悶煮後鹹甜鹹甜的,很有台式古早味。
白菜燉得很入味,又保有本身的鮮甜,是道老少咸宜的家常蔬菜料理。
台式炒米粉
米粉炒得還不錯,搭配蛋花、高麗菜、胡蘿蔔和四季豆,吃起來料多,不會和一般的炒米粉一樣單調。
米粉的口感非常的Q彈,而且吃起來也不會太乾,搭配香噴噴的蛋花一起吃,非常的順口。
紅燒燜豆腐
豆腐用燴煮方式,和食材結合,裡面有香菇、黑木耳、紅蘿蔔、四季豆。
豆腐吃起來非常軟嫩,外皮有炸過,可以更好地鎖住醬汁,用來配飯非常下飯。
鳳梨肥豬蝦
名稱比較特別,但就是鳳梨蝦球,這一份吃起來不太推薦,因為蝦肉吃起來比較乾,再拿去油炸的話,水分還會再流失,所以吃起來又乾且油膩。
雖然蝦子非常的大顆,但整份要價 430 元,而且蝦子給的數量非常少,CP 值很低,不太推薦。
MISO龍帆魚湯
這碗湯份量給得很多,就算五、六個人喝,也非常足夠。味噌湯的調味比較清淡,完全不走日式鹹味噌的路線。
龍斑魚的份量給得也很多,吃起來非常紮實有嚼勁,味噌的香味完美地融入了魚肉之中,搭配著豆腐和蛋花,整碗湯喝起來,料多且豐盛。
紅麴松阪肉
這是台式叉燒肉的改良,算是《欣葉小聚》的創意料理,使用松阪豬肉,代替傳統的五花肉。
外皮炸得非常酥脆,松阪豬的口感吃起來會比傳統五花肉更軟嫩,旁邊搭配的是海苔沾醬,味道鹹鹹甜甜的很不錯,只不過個人覺得,松阪豬似乎炸得太久了,所以吃起來太乾,整體口感也偏硬。
桂花香片茶
一壺是 150 元,茶的味道喝起來非常香。
平均每一個人的價格,吃了八百多塊,相較於一般的炒菜餐廳,《欣葉小聚 美麗華店》的價位有一點偏高,雖然品牌想要吸引年輕人,但通常年輕人聚餐,不會想花這麼高的價位吃這類型的餐點。
欣葉小聚 美麗華店的評論與評價
優點感受: 餐點的選擇非常多樣,其中有很多道的表現都不錯,因為整本菜單菜色種類超多,所以要吃到好吃的,可能要多來幾次,自己篩選過,所以老客人來吃就會比較喜歡。
缺點感受: 全部吃完個人覺得餐點的調味上都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口感上比較不好,例如滷肉吃起來太硬,鳳梨蝦球吃起來太乾,紅麴松阪豬也是炸得太乾,土雞腿肉質也偏硬,而且整體的價位有一點太高了。
整體: 3.8 分
食物: 3.8 分
環境: 4.3 分
服務: 4.3 分
店家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