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家割包|公館商圈的必吃美食,肥瘦任君選擇,玉米排骨湯超好喝

店家名稱: 藍家割包
藍家割包 地址: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16巷8弄3號 營業: 11:00–22:00 (週二~週日) (請見商家地圖資訊) 電話: 02 2368 2060 價位: NT$ 100~200 元 交通: 捷運 公館站 ( 200公尺、步行 3分鐘 )、開車可停 國立台灣大學收費停車場 官網: https://instagram.com/lan_jia_gua_bao?utm_medium=copy_link
藍家割包是位於台大公館商圈裡的名店,也連續多年得過米其林。雖然對面的陳三鼎青蛙撞奶已經不在了,但《藍家割包》還是在這裡屹立不搖。
在《藍家割包》,排隊的動線分為左邊和右邊。如果是要內用的,請排在左邊;如果是要外帶的,則可以直接在右邊點餐即可。通常內用的速度比較慢,因為需要等座位,而外帶則比較快。
《藍家割包》的店員工作區域都在外圍,所以你在排隊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店員在包著割包,可以看到有一大鍋的滷肉和酸菜。在排隊的時候,就能聞到非常香的滷肉味。
由於生意非常好,所以《藍家割包》的割包的包子皮全部都是現蒸出爐的,不會像一些生意比較不好的割包,包子皮都會蒸很久,被蒸得非常爛。
其實排隊的時候,不只能聞到滷肉的香味,還能聞到麵線羹的味道,因為《藍家割包》不只有賣割包,大腸麵線羹也是《藍家割包》的招牌。
我們來吃的時候已經下午2點了,但不管是店內還是店外的人依舊非常多,畢竟《藍家割包》位於巷口,根本是超級精華的地點。
店內的座位不多,坐起來會感到有一點擁擠,但還好空氣不會不好,因為《藍家割包》沒有門,是直接對外開放的。
終於等到座位了!我們等了差不多10分鐘。座位的桌面雖然面積不大,但桌面很乾淨。
牆上的菜單
個人非常喜歡這間割包店,因為《藍家割包》的肉,你想要吃肥一點、瘦一點,還是綜合全部都是可以選的。
由於《藍家割包》也算是老店,所以店內可以看到掛著不同的匾額,還有許多泛黃的老照片。
綜合偏瘦
由於我吃割包時不想要花太多的肥肉,但又不想完全只吃到瘦肉,所以點綜合偏瘦就非常適合我。瘦肉的肉質吃起來非常軟嫩,不會很硬。如果覺得太乾,可以搭配四神湯,配起來真的超級棒!
可以看到裡面放了滿滿的酸菜、酸菜和花生粉,還灑了一點糖。如果你不想要加香菜、酸菜或是糖,都可以和店員說。
半肥半瘦
這間真的非常專業,可以把肥肉和瘦肉分類得這麼清楚。如果你不知道要選哪個的話,就直接各半吧,一半肥和一半瘦,這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比例。
大腸麵線羹
《藍家割包》的大腸麵線羹味道也不錯,裡面黑醋加的比較多,所以可以看到顏色比較深,吃起來也比較酸。上面放了不少的蒜泥,所以吃起來蒜味也比較重。
許多人來《藍家割包》只會點割包和四神湯,但我覺得如果人數夠的話,記得可以點大腸麵線羹,因為味道也不錯,而且可以讓你吃到更多種口味,如果只吃割包和四神湯,就會認為很單調。
四神湯
《藍家割包》的四神湯味道也不錯,但是屬於比較清淡的四神湯,裡面的酒味不會特別重。
整晚四神湯可以看到裡面的料非常多,其中薏仁的比例相對比較高,所以整碗湯喝起來就比較偏向喝到薏仁的香味。
玉米排骨湯
聽到網路上很多人都說《藍家割包》的玉米排骨湯才是招牌,比四神湯還要好,所以就點了一碗。喝了一口,發現真的很不錯,可以喝到滿滿的玉米甜味。由於掛包裡面也有放糖,所以兩者吃起來都偏甜。
個人覺得最讓我驚豔的是,這個玉米真的是煮到恰到好處。玉米吃起來超級脆,個人推測應該是和排骨分開煮的,所以玉米完全不會帶有排骨的肉渣味。
他的排骨也非常棒,肉質煮得恰到好處,吃起來非常軟。很多店的排骨湯排骨肉都超級柴,但《藍家割包》的不會。
肉粽
我們點肉粽的時候,服務員告訴我們肉粽要等20分鐘,但我們說沒差,還是等了。肉粽個人感覺吃起來比較普通,沒有提供沾醬,裡面也沒有很多料,吃起來的口感還可以,米飯不會太軟,也不會太爛,味道則比較平淡。
藍家割包的評論與評價
優點感受: 肥瘦可以任意選擇,對於我不想吃太肥的人,真的覺得很棒,來這裡如果人數充足,建議每樣都點一個,例如 割包、四神湯、玉米排骨湯、大腸麵線羹、肉粽,這些都推薦各點一個,因為聽到網路上有人說,覺得割包吃起來很單調,但如果你每樣都搭配一起吃,吃起來就超豐盛,變成很棒的一餐
缺點感受: 每樣餐點都不錯,只有肉粽比較平淡無奇而已,其餘沒什麼缺點
整體: 4.3 分
食物: 4.3 分
環境: 4.0 分
服務: 4.0 分
店家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