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同安街麵線羹》位於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,出站走過來只需要 5 分鐘。坐捷運比較方便,開車過來的話,不太方便,周圍沒有什麼停車場。
《同安街麵線羹》位於同安街上,在網路谷歌地圖評論有將近 4000 則評論,4.2顆星,人氣非常高,店外完全沒有招牌,已經營業了 50 年了,所以當地居民就直接稱呼它為 同安街麵線。
想來吃《同安街麵線羹》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,不管你是幾點來,即便是下午3點來也都一樣要排隊,排隊時間基本上 20 分鐘起跳。
《同安街麵線羹》乍看排隊的隊伍不長,以為會排得很快,但其實會等更久,因為員工只有老闆娘一個人,所以作業的速度非常慢,再加上因為排隊排了很久,有些人會一次怒點很多份,例如我前方就一次外帶 8 份臭豆腐。
同安街麵線羹只有這一間店,沒有其他分店,店家會這樣強調的原因,是因為在中和有一家店叫做同安街麵線羹-永和保平,很多人都以為是老闆娘開的分店,但其實並不是,那間店是老闆的親戚開的,兩間店完全獨立經營,彼此之間毫無關係。
店裡賣的東西非常簡單,就只有四樣餐點:麵線、肉羹和臭豆腐。聽說以前《同安街麵線羹》還有賣肉圓,但現在已經不賣了,因此菜單上被白布所蓋住的品項,就是肉圓。
《同安街麵線羹》會這麼受歡迎,除了麵線吸引人之外,令老顧客們瘋狂的是這一鍋臭豆腐,光是在旁邊,用聞的就知道這一鍋臭豆腐一定非常好吃,因為味道夠臭,這一鍋醬汁味道很濃,看的出來煮過了無數片的臭豆腐。
《同安街麵線羹》排隊會等這麼久的原因之一,是因為如果麵線或肉羹突然沒了,老闆娘還要回到後方的家中再去煮肉羹或麵線,所以隊伍前進的速度就斷斷續續,店裡會突然完全沒有員工。
左邊的是肉羹,右邊的則是麵線。
麵線裡面的料是貢丸和大腸,麵線裡面是沒有肉羹的。
但如果你點的是麵線羹,老闆娘就會從左邊撈肉羹到麵線裡面,這樣就變成了麵線羹。所以在吃麵線羹的時候,你就會吃到麵線加肉羹的綜合味道。
店內的用餐環境非常簡陋,都是騎樓下的開放式座位,雖然座位不多,但不用擔心沒座位,你只需要擔心排隊排太久,因為客人吃飯的速度,大於店家作業的速度 XD
店內的用餐環境不算好,連衛生紙都沒有提供,甚至連收碗都要客人自己來,連收碗後擦桌子都是我自己做的,因為老闆娘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。
麵線 50 元
麵線裡面的配料有切碎的貢丸和大腸,但大腸的比例其實非常低,一碗裡面大概也只有一兩顆。
麵線在吃之前,要記得先把上面的蒜醬攪拌到麵線裡面去,不然少了那一個醬,麵線吃起來就會沒什麼鹹味。我剛開始吃,以為沒味道,後來才發現自己忘記攪拌了。
貢丸的味道吃起來很普通,沒什麼特別的,《同安街麵線羹》的麵線特別之處在於醋味和蒜味的味道比較重,所以吃起來又酸又嗆,重口味的人會非常喜歡。
麵線羹 50 元
看得出來,老闆娘為了方便,把這裡所有的餐點都定價為 50 元。麵線羹吃起來會比麵線甜一點,原因是麵線羹,其實就是把肉羹放到麵線裡面,這樣就變成了麵線羹。
所以麵線羹基本上就是這一間店的綜合版口味,裡面同時有貢丸和肉羹,吃起來比單純的麵線更有層次感,我個人是推薦麵線羹,勝於麵線。
臭豆腐 50 元
這一份臭豆腐裡面有兩塊,口味是清蒸的,臭豆腐的味道非常重,可以說是又臭又香。
臭豆腐泡在又紅又辣的醬汁中,看起來很辣,但吃起來完全不會辣,只有一點點。裡面加了酸菜、辣椒、蝦米和豆瓣,上面再灑上香菜。
臭豆腐的味道吃起來真的非常棒!一咬下去是會噴汁的,口感吃起來非常的軟嫩,算是我個人少見的,吃完會馬上說好吃的清蒸臭豆腐,比去安坑老街吃的臭豆腐還好吃。平常不敢吃麻辣臭豆腐的人,這一個臭豆腐一定都能吃得下去,我推薦一定要來試試!
他的醬汁味道非常棒,吃起來有偏鹹,但好吃到,後面會忍不住,想要把這醬汁當成湯來喝。我們全家人都一致認為,他的臭豆腐遠比麵線更好吃!
肉羹 50 元
來這裡點肉羹的人不多,大家主要都是來吃麵線和臭豆腐的。
他的肉羹口味吃起來偏甜,裡面的肉羹給的很多,有滿滿的竹筍和黑木耳,吃起來還蠻順口的。
肉羹裡面加了不少的大蒜,所以蒜味比較重,但因為吃起來不怎麼鹹,也不怎麼酸,都是甜味。相比之下,就會覺得肉羹比較普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