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間碗粿之家來頭可不小,他有50年的歷史,被網友號稱是台北最強碗粿。食尚玩家、三立新聞、東森新聞,各大媒體全部都有報導過,超級強!
在台北好吃的碗粿已經越來越少了。以前我們很喜歡吃龍山寺兩喜號魷魚羹旁邊的那間台南碗粿,但後來那間倒掉了。除了那間之外,我們覺得台北另外一間好吃的碗粿就是這一間了。
這間店外表看起來破破的,如果不是有人推薦,一般人看到這樣的外表就不想走進店內。我自己是覺得環境應該要再加強一點,不然可惜了這間店這麼好的味道。
這間店的餐點主要是碗粿、肉圓和貢丸湯,還有虱目魚湯。看到價格後,真是感慨幾年前記得碗粿只有45元,肉圓也只有40元,現在都漲到55元和50元了。
店裡的空間不大,座位頂多就6桌而已,但因為生意非常好,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點半了,店內還是坐滿了滿滿的人。
這間店不只是賣碗粿、肉圓,還有賣虱目魚丸湯和貢丸湯,而且竟然還有賣伯爵奶茶,還蠻神奇的,我沒有點這間店的奶茶,因為我覺得感覺不太像這裡該有的特色。
這間店歷史超級悠久,1959年就創立,當時只是一個小攤販,現在已由第二代接手。
這間店就這三大招牌:碗粿、手工肉圓和丸子湯。其中的丸子有三種:貢丸、花枝丸和虱目魚丸。
這間店的二代,曾受台北市政府之邀,推廣米食文化,並且在現場提供免費的碗粿試吃,意外地打響了碗粿之家的名聲,開啟了不斷被媒體採訪的時期。
現在來吃碗粿都要自取,老實說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做法。原因是現在拿的碗粿都是冷的,而以前的碗粿全部都是蒸籠裡剛蒸好出爐的。
有些碗粿顏色比較淺,有些顏色比較深。如果你想要吃味道比較重的,建議你選擇顏色比較深的,因為顏色深代表裡面的滷肉和滷汁的比例相對比較高。
碗粿是自取的,所以拿到後要自己切開,不能直接加醬,不然你一定會灑出來。切開後挖一個洞,把醬加在洞裡。
挖了一個洞後,可以看到下面有滿滿的料,有豬肉片和一些碎肉,裡面還有蛋黃和香菇,裡面的料非常豐盛。
淋上這間店特製的醬汁,味道不會很鹹,但有一點甜味。我覺得這間碗粿的醬汁調味得非常好,並且別忘了,一定要加入蒜泥,加入後才會更美味。
碗粿的口感非常好,吃得到滷肉的香味。很多店的碗粿味道都很淡,但這間不會。而且碗粿的米香味也很濃,搭配香菇和鹹蛋黃更是絕配。難怪這間店人氣這麼高。
肉圓
肉圓也是這裡的招牌之一,但我覺得這個肉圓完全不行。原因是肉圓的皮吃起來非常硬,口感不好,而且裡面的肉也沒什麼味道。再來就是肉圓的油沒有濾乾淨,所以吃起來非常油膩。
綜合丸湯
綜合湯裡面有貢丸和虱目魚丸,這間店的貢丸吃起來很像新竹貢丸,非常好吃。相比之下,虱目魚丸就比較普通。如果你來這裡點湯的話,我建議你點貢丸湯。
虱目魚丸湯
虱目魚丸湯味道還不錯,湯頭喝起來很清爽,上面有加芹菜。虱目魚丸吃起來口感偏脆,咬起來很有嚼勁。
貢丸吃起來蠻好吃的,總結這間店最好吃的就是碗粿和貢丸湯,而肉圓和虱目魚丸湯個人都不太推薦。